共同富裕心得体会9篇

篇一: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实现共同富裕心得体会三篇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 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 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 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 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 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 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 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____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 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 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 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 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 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 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 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 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 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 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 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 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 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 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 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 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 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 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____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 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__成 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 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 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 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

   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 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 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 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党的_大以来,____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__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 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__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 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____扶贫论述摘编》共分 8 个专题:决胜 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 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 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 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____总 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 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 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 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 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 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 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 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 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 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 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 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 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 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 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 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

  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 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 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 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 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 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 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 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 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 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 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

   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 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 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 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 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 好精准扶贫工作。

  

篇二: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有关共同富裕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有关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一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 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 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 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 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 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 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 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 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 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 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 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 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 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 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 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 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

  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 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 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 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 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 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 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 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 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 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我为群众办实事心得体会篇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 xx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 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

   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指向明确,旗帜鲜明。

  建党百年之际,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正当其时,广大驻村干部 要不忘初心使命,紧扣时代脉搏,紧握风云时代“交接棒”, 奔赴伟大复兴“大考场”,以“三心”蕴“三气”,为全面 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砥砺大刀阔斧、 攻坚克难的锋芒锐气。“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 始得玉成。”面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 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 础和条件不尽相同的客观情况,广大驻村干部作为共同富裕 新征程上的领头雁、排头兵,要敢挑“重担子”、敢接“烫 山芋”、敢啃“硬骨头”,充分诠释公仆底色的形象担当, 树立引领基层前进的标杆风向。正所谓,中流击水,奋楫者 先。在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之时,广大驻村干部必须时刻保 持“甩开膀子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事之心,发扬“世 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做事之情,永葆“踏石留印,抓 铁有痕”的谋事之志,勇担当、善作为,在共同富裕新征程 上砥砺大刀阔斧、攻坚克难的锋芒锐气。

  以“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信心,涵养运筹帷幄、 总揽全局的蔚然大气。在城市化大力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稳 步步推进、2 小时城市经济圈逐步确立的背景下,产业集群

   化、人才差异化、中心城市人才虹吸现象在不发达县市,尤 其是偏远山区乡镇尤为突出。“小乡村也有大特色”。广大 驻村干部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 落子,全面摸清各村的经济发展底数,理清制约发展短板, 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与远景目标。在环境资源上坚持“绿水青 山,金山银山”,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在 科技创新上积极与科研院校、大型企业合作,力促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谋新方、出新招,提升产品附加值, 打造多元产业链,在人在引进上结合人才需求梳理清单,选 派精兵强将,响应政策号召,给足权能信任,为乡村的建设 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养得出人,全 面联动,多点开花,使资源适配产业、科技带动效能、创新 引领人才,于大局上开新局,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涵养运筹 帷幄、总揽全局的蔚然大气。

  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恒心,永葆履践致远、 实干笃行的浩然正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驻村 干部要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牢牢记住“江山就是 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民心所向,慎思明辨、知重负重, 时刻保持“大道至简,行胜于言”的干事作风,真抓实干、 勇毅笃行,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不图虚名、不务 虚功,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不忘使命在肩、牢记初心如磐, 用恒心书写人生靓丽的奋斗答卷。“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

   心。”在建设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不总是雨顺风调,疾风骤雨 常常随行,风刀霜剑总是相伴,广大驻村干部要秉持“海无 惊涛不壮阔,人无磨难少坚强”的心态,摒弃功利思想,克 服浮躁情绪,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坚决杜绝“走读式”“挂 名式”帮扶,严防“镀金添资历”“基层混经历”心态,一 门心思抓落实,聚精会神干事业,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永葆 履践致远、实干笃行的浩然正气。

  我为群众办实事心得体会篇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 盼。党的十九届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支持 xx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中央给 xx 的 任务、期待和要求,是对于 xx 的信任和肯定。中国巨石作 为一家总部位于 xx 的制造业企业,我觉得在实现共同富裕 的前进道路上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要立足于企业微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 展、高速度增长、高品质提升,企业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更 多的精力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实现共同富裕和企 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推进。

  巨石积极主动承担企业责任,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员工未 来五年的薪酬待遇不断提升作出了承诺,使发展进步与员工

   共担,发展红利与员工共享,通过高水平、高要求、高素质, 实现高待遇,引领产业工人的待遇水平。在关爱员工的同时, 还要关注员工的家庭,让员工家属能够享受到小有所学、老 有所养、病有所医、家有所居,稳固共同富裕的根基。中国 巨石深耕玻纤制造,更要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做足文章。

  “共同富裕”建设要落到实处,实体经济必须加速发展、加 快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更要加速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这 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点。我们处于重要历史时期,肩负重要历 史使命,首先从爱企、爱岗、多做贡献、创造价值开始,把 企业发展融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多创造利润、多缴纳税 金,为政府更有财力推动共同富裕做更多贡献;不断投资、 不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就业走出 新路;优化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技能和水平、 加强环保治理、强调绿色生态,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中国巨石很乐意在政府的 引导下,多帮扶,多帮困,多做慈善,多承担民生要求,多 承担社会责任;有信心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发挥应该发挥的作 用,做探索、做示范、做表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篇三: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浅谈共同富裕

  富裕这个话题,长久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一个话题。在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 来看,富裕是一个很重要话题,尤其是共同富裕。在我国现阶段, 稳步推进共同 富裕,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幅度,对于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共同富裕

  所谓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共 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

  而“富裕”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 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共同富裕虽然是普遍的富裕,但它不能靠把现有财富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 富裕并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绝不可 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有差 别的富裕。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 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 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如果是没有差别的富 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 遍富裕。

  2.共同富裕的内容

  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它也包括了精神生活的富裕。物质 生活的满足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它也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 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因此,共同富裕必须要包括高度 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 裕的主要内容。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首先,物质生活是人类 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都必 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当 然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 人才会去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 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虽然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 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 各方面生活都要全面提高的问题。其实,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生活 就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 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利于 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 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为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 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

   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 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目前社会的发展日益说明, 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 精神力量不行,在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一个发 展的民族,必须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3.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对于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当前 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遵循共同富裕原则,可以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切实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长期任务和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 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 进程中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紧迫任务。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 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 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 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 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 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 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这就凸显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 同富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使全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起共同富裕起来,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好的解决。

  4.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

  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有合适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要达到共同富裕 就应该注重公平公正,人们只有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里,才能安心的靠自 己的努力刻苦来发展经济,到达富裕的标准。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改革还不够 完善,所以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我们达到共同富裕。

  所以,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着重解决公正公平的问题。

  其次,是要明确共同富裕是一个从部分富裕到整体富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 要逐步实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突然一下就实现整体的共同富裕。在这里, “逐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 的物质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分步骤的有秩序的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 的横断面看,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 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最后,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得保证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稳定就是最重 要的一点。如果不注重社会稳定,而只是一味的发展经济,一定会带来很多负面 问题,到最后也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结果仍然还是达不到共同富裕。要维持 社会稳定,就得注重经济发展的平衡,不能让贫富差距过大,尽量避免贫富两极 化。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维持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5.共同富裕所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坚定的目标,但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 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就会阻碍全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第一,目前过多的人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富裕, 导致了人们思想空虚,缺乏道德信仰,造成了人们更加过分的追求物质富裕,有 些人甚至不择手段的去追求物质金钱。这样就会使社会风气变差,人人都只为利 益而活,人与人之间变的冷漠,出现了很多违反道德法律的造假﹑犯罪等等情况, 使得人们生活环境变差。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强化发展面向大众的精神文明,加 强发展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以好的精神和文化来影响人们,使人们内心有所寄 托和有所宽慰,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同时富裕起来,达到与物质生活富 裕相匹配的水平。

  第二,现阶段过多的人求富裕的心态不正,很多人往往都是急于求成的,都 想着自己一夜之间暴富以达到富裕状态。但是,他们忽略了富裕其实是一个循循 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用再前进、 社会就会至此停滞了。真正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 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要明白共同富裕并 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 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我们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 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它只是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终极目 标。要让广大人民明白这一点,才能使现在社会的发展不会过于“急躁”,才能 使我们的社会平稳扎实的发展下去。

  第三,关于共同富裕的途径问题,本意是先让部分的人先富起来,再让先富 的人来带动其他的人一起致富。但是,目前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先富起来的 地区和人不愿帮助贫穷的人和地区富起来,这就导致了地区性的不平衡问题,使 得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会使富的地方更富,穷的地方更穷。要解决这 个问题,一方面,必须由政府协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要多扶持落后的地 区,并要要求发达地区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先富的人的思 想,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帮助了贫困的人一起致富,他们才能更富裕,没有一开 始全部人民的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先富起来,要让他们实心踏地的帮助贫困的人 致富,我们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

  总之,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目前有很多阻碍和很多问题, 但我们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这是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 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的追 求共同富裕,使我们的社会尽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使我们的人民得到真正的幸 福生活。

  

篇四: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 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 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 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 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 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 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 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____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 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 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 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 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 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 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 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 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 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 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 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 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 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使命。今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 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 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3 月 31 日,广西召开抓党建 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为广西今年如何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 坚战指明了方向,以____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导,在抓 上精准发力,在促上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 联系群众优势,让中央、自治区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在八 桂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抓促并举。抓堡垒打造,促优势作用发挥。《水浒 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蛇无头而不行,俗语有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切实把 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增收致富、脱贫攻坚 的优势。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促进基层 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抓 好干部队伍建设,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俗语说干部带头干,啥事都好

   办,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干部宣传、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干部 用力、用心、用情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要抓好干部的严管厚爱,特别是 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用好工作队员专项考核,做好约谈提醒,推动领导 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决战决胜脱贫 攻坚上。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日常要多走进干部,倾听干部心声,了解 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用准用好表彰、表扬、提拔晋升等激 励政策,推动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职、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抓短板弱项, 促成果巩固。扩大农村党员发展规模,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改善党员 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大做强扶贫产业,拓 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 着力解决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调查摸底,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能人,优 化完善软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人才,为决战决胜脱贫 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打赢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组织、干部、补短板上抓促并举,全面发力,充 分发挥党组织的各项优势,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 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 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 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 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 现新突破。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 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 技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 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 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 裕的实践通道。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 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 而拼搏奋斗。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 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____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 范区!

  

篇五: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一、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当前,我国人均 GDP 已突破 4000 美元,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基尼系数居高不 下,已超过国际公认的 0.4 的警戒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 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造成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 “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

  (一) 贫富差距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 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 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 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 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 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状况分析

  贫富差距有一个可衡量的指标基尼指数。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 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目前我国最富裕的 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 45%,而最贫穷的 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 仅为 1.4%。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也显示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 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

  1、我国贫富差距有如下的表现: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 12 倍。数据显示,1978 年至 2007 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7.5 倍,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7.3 倍。但 1990 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 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33∶1,绝对差距达到 9646 元。[2]

  (2)、除了城乡之间。

  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 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 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 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 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 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 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 工年薪能达到 10 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 于 2 万元。[3]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

   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 为 10732 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 4302 元;

  到 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 为 22200 元,西部地区为 8970 元。6 年间,东西部人均 GDP 差距由 6430 元扩大到 13230 元,增加了 1 倍多。2006 年,西部 12 个省市自治区 GDP 总和不到人民币 4 万亿元,约占全国 GDP 的 17%;

  而东部地区 GDP 达到 2 万亿元的省份就有 3 个,其中江苏省为 21500 亿元,山 东省为 22000 亿元,广东省为 25000 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2、我国贫富差距原因:

  (1)、“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 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 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是最主要的任务。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 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因此,邓小平同志反 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没能完全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 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 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3)、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 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 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各种非法收入在 全国范围内大约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 31%。

  (4)、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毋庸置疑,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 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 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 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 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除了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 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 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 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4]

  二、 我国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 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

   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 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5]为此, 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 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同时,要优先发 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 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 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 距。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 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 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 保障其职工的 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 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 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 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 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它是对一切剥削阶级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剥削制度的否定。但不允许 任何有劳动能力的人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并不是拉平劳动报酬上的差别,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相同的时间内 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为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下,人们的劳动有差别,劳动者的体力、脑力不同,体质强 弱不同,技能不同,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也不同。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按劳分配原则,劳动收入也必然 会有差别。这种收入差别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恰恰反映了它的特点。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 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不仅可以调动先进者的积极性,而且可以 通过他们吸引和鼓励大多数人努力发展生产,勤奋劳动,从而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所产生的差别,绝不是那种极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入贫穷的两极分化的差别,而是全体社会 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同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也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 和措施,避免贫富程度的过分悬殊,防止局部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由于 非劳动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经济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另一方面,对经济条件很差、致富困难较大的地区和劳动

   者,加以必要的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总之,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是极少数人富裕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

  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针对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收入差距的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 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把收入分配 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实现“以人为本”。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缩小行政管理经费支出, 减轻财政支出压力;适当增加居民收入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特别是加大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逐步把社会保障 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 15%—20%,使财政支出成为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主渠道;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增加社会 就业投入,增加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居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贫困群体。

  (二)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居民收入运行全 过程的税收调控体系,以充分发挥税收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中的职能作用。为强化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应逐步确立 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个人收入税收调控体系。

  (三)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从体制上缩小行业、部门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 序,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加强对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规范 支付行为,整顿工资分配秩序,逐步解决由于体制所造成的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的矛盾。

  实施“阳光收入工程”,规范津贴 补贴制度,规范、清理、归并各单位自行建立的津补贴,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通过对机关事业工资外收入发放水平实行总 量调控,逐步缩小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建立正常的地方增资机制,完善工资福利制度,积极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工 资化改革。建立地区津贴制度,把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和地方性补贴等纳入工资收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

  同时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有效调节地区之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差距。

  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要借鉴国际经验, 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来缩小财产分布上的差距,通过拓宽对奢侈消费品等项目的税基、制定合理的税率和建立有 效的征管机制,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要完善具有财产税性质的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适时出 台社会保障税,充分发挥税收在“限制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两方面的调节作用。对存量资产开征房地产税,对个人的投资 收益开征证券交易税等,使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调控覆盖全过程,形成对收入分配的完整的调控体系,缩小规避税收 调节的空间,发挥税种作用的互补,确保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要加快建立鼓励投资、创业的机制,把高收入者的财 富引导到发展国民经济上来。

  (八)建立对贫困群体的社会帮扶救助网络体系。对社会贫困群体除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外,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专 项救助,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救助,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帮扶救助网络体系。

  加大科教投入,建立教育援助制度。加强对落后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科教投入,实行科教扶贫。财政在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同时, 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城镇居民受教育的机会,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和竞争能力。建立教育援助制度,建 立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基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以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为落后地区培训必要的师资,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缩小收入差距。

  全面落实城镇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在加强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完善和建立城镇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资金 的投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城镇低保对象及特殊困难群众到医疗服务机构就医时能够按规定享 受到医疗费用减免政策。

  建立特困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在加大经济适用房和低价廉租房建设的同时,政府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以 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核减租金为辅的方式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

  筹备应急救助基金,建立应急救助机制。财政应该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并吸收社会捐款,建立应急救助基金,用于解决群众因 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造成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鼓励发展社会慈善机构,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扶、捐助制度。从政策上、税收上、法律上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单位

   和个人献爱心,将社会爱心的涓涓细流汇集起来,形成强大的社会救助力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积极开展全国范 围的社会捐助活动,实现捐助活动经常化,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篇六: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近来各大媒体有关浙江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报道,引发 了社会广泛关注。透过这些文字和镜头,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目标愿 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共同富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重 大战略部署。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 共同期盼。但客观上看,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 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发展质量效益有待 提高,这些都与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当前实际,共同富裕在短期内还难以全面铺开,迫切需要 选取部分条件相对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在此背景下, 今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 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了浙江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的历史使命。

  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有基础、有优势的。从主要指标 看,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 20 年、36 年居全国各省份第一 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 1.96,远低于全国的 2.56,是全国唯一一 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当然,除了富 裕程度高、发展均衡性好之外,当地干部群众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

   也是“加分项”,从这里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 验”、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等诸多改革经验在全国广泛推广。

  浙江今天的成绩,是几代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结果。未来,浙 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同样不会一蹴而就,仍需要保持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的干劲,在新赛道上勇闯“无人区”、在优势领域里跨出 “舒适区”、在克难攻坚中勇蹚“深水区”。正如浙江省委主要负 责同志在多个场合所指出的那样,共同富裕绝不会从天而降,共同 富裕首先要共同奋斗!

  之所以强调共同奋斗,是因为共同富裕不是总量富裕、平均富 裕,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的共同富裕,是在普遍富裕基础上的 有差别的富裕。换言之,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做大做好“蛋糕”。

  在我国,共同富裕是涉及逾 14 亿人口的伟大事业。要在如此庞 大的人口基数上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我们须付出加倍甚至数倍的 努力。要树立“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先富帮后富”理念,鼓励劳 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增收致富,鼓励后 发地区在深挖潜力、增强动力、释放创新活力中跨越发展,通过自 身努力和相互帮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之所以强调共同奋斗,是因为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裕, 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跃升,是 高度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概念,而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 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 革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者,也只有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 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需要指出的是,共同富裕虽强调人人 享有,但决不是靠政府大包大揽,更不允许出现“养懒汉”“等靠 要”等现象,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 地从低层次共同富裕向高层次共同富裕迈进。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全面小康建设,我们交上了一 份高分答卷,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一场新的赶考之路。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篇七: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浅谈共同富裕 基本内容 形成条件 如何实现 如何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如何认识共同富裕关系到对 当前存在的一些收入差距、贫富悬殊的正确理解问题 ,关系到对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信心问 题。论文认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 ,不是绝对的平均富 裕 ,而是社会成员间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的相对共同富裕。应该把这种共同富裕理解为随着社 会的发展 ,社会成员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绝对共同 富裕——无差别的共同富裕

  深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应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二、共同富裕的

  内容

  共同富裕是一个久远的历史课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未来课题。

  那么这个课题的共同富裕到底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分析:

  (一)共同方面的含义:

  一是经济地位平等,共同享有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在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里, 所有人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不是简单的法律规定或者社会认识,而是体现在 经济优势上。即:不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或者政治的手段来维持保障经济地位的平等, 而是各个阶层和劳动者个体在经济要素方面拥有相互抗衡的经济实力。通过经济措 施的努力,将把劳动力和劳动文化培育成可以与劳动物质相抗衡的劳动因素,同时 都具有资本抗衡的能力。在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里,没有雇佣关系,也没有资本家 或者无产阶级,而是劳动力及其资本的拥有者、劳动文化及其资本的拥有者和劳动 物质及其资本的拥有者,以及单纯的资本拥有者。各种拥有者的地位是一致的,不 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里,更体现在经济优势里。由于经济地位的平等不是一个政治虚 名或者法律虚名,所以会直接共同享有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

  二是公正公平分配,全面消灭剥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在经济活动中,存在 的剥削有劳动力剥削、劳动文化剥削。劳动力剥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 本回收不完整,劳动力成本包含从把胎儿培养成劳动力的所有资金耗费,以及在形 成劳动力后维持和发展劳动力的所有资金耗费,当然享乐性的资金耗费不计算在之 内。如果成本不能回收,那么劳动力的耗费上就直接形成负资产或者说仅有最低底 线的自然生存和繁衍的资产。这些成本的回收应当可以维持劳动者一生在衣、食、 住、行、医疗、健身、学习等方面的资金耗费。可是,许多的劳动者是居无定所, 医疗无钱,养老无钱。在当前,众多劳动者无法偿还父母和社会的养育、培养的资 金耗费;开始劳动后无法购置维持劳动力存在的房屋和一些生活、学习、工作等必 须品;失去劳动力后无法安度晚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当知道到底 是当前的生产力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剥削造成的。二是劳动力创造的相应的增 殖价值部分或者利润部分被剥削了。结合第一点,那些产生、维持劳动力的资金耗 费形成了整个劳动力的成本,但是这个成本并没有象劳动物质和资金那样成为生产 成本,并参与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分配。凭什么劳动物质的资金耗费和直接的资金 耗费成为了分配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资本,而劳动力的资金耗费就不能参与增殖价 值或者利润的分配呢?这就是剥削!当前我们许多劳动者不仅应有的增殖价值或者 利润被剥削了,甚至连成本都被剥削了。劳动文化剥削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创新研

   究没有得到正确的增殖价值评估或者利润评估,它们应当拥有的增殖价值或者利润 被一个简单的奖金或者工资、甚至是几句奖励的话就代替了。这就是劳动文化剥削! 总体上讲,劳动力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

  劳动文化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也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当然, 劳动物质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也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单纯 的资本同样享有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劳动要素都必须拥有资本才 可以存在,都必须享有资本的一切权利。共同富裕社会将实行公正分配、按劳分配、 创新分配和公平分配,彻底消灭剥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

  (二)富裕方面的含义:

  一是物质产品方面的富裕。人民群众拥有丰富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 面的物质必须品。物质产品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

  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标志和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指数,没 有丰富的物质产品,就不可能算为富裕。

  二是精神产品方面的富裕。这包含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精神 文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本身载有意识事物的一类文化产品,如 书籍、光碟、硬盘、报刊、邮册、图画、相册等,这些产品物质本身并不是消费需 要的,需要的是其载有的意识事物。如果将其载有的意识事物转载到其他载体上, 就不再是精神产品了,就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物质产品。另一类是本身就是精神产品, 如盆景、雕塑、饰品、古玩、歌舞、戏剧、影视、相声、小品、演说等。

  三是服务劳动产品方面的富裕。这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可以充分享有医疗、教育、 保险、健身、娱乐、购物、交通、救援、交际、法律、政府服务和民主维权等服务 方面的权利和条件,同时包含市场上广泛存在的服务劳动产品。

  四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富裕。这是指人民群众均能享有安全、丰富的自然生态环 境,也就是拥有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清洁安静美丽的环境、健康的活动空间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消费和生活的基本要求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仅有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是不够的。共同富裕的需求内容应当按照当时人民 群众或者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标准进行定义,并且可以适时调整。

  一是认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从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 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 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 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 目标。

  二是明确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 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 同贫困。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 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三是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 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 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 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 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归结起来,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一个总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一项 大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发展;一条主渠道

   ———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一个大原则 ———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悬殊问题。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做到一下几点:

  (1) 继

  续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根本,好比我们的“共同富裕”大厦的根基。想要真正的实 现共同富裕,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的保证。不过,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把握好一个“度”, 就像“可持续发展”中说的一样: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必须在这个这项工作里下大力度。既不能不发展, 也不能头脑发热的一个劲的发展。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不偏心”的政府,这些事情他们 一定会全力去处理。

  (2)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与科教兴国战略: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也提到 了科技的重要性,如果说“科技”是“共同富裕”的基础,那么“教育”就是“科技”的基 础。所以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非常重要,只有社会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上去了,我们才能真 正的实现“富裕”。同时,不仅仅是对高端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广大人民的义务教育、各种 渗透在生活各个角落的教育同样重要。

  (3) 尽全力保障那些暂时还处于“贫困”状态的 人的利益:

  部分人的贫穷是,永远是“共同富裕”中必须要面对问题。一些人,可能因为 如能力、天生条件、后天培养不足、机会各种问题。在某一个时期依旧贫穷着。面对这样的 人,我们必须尽量保证他们的利益。其中,好包括几个小点 a) 医疗问题 b) 交通问题 c) 教 育问题 d) 房价问题 e) 官二代、富二代问题 f) 其他不公平问题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而我 们政府的优越性更加的显而易见。前面我已经提到了,我们的政府,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 益的,这些不公平的情况是不能存在的。

  另外,有些人可能还有疑问:在这些问题上,那 些资本主义国家做的远远超越我们。比如美国,他们的教育、医疗都几乎是免费的。“美国 梦”也说明了他们的社会机遇的分配是十分平等的。

  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提这个问题的人 没有着眼于历史。对比一下,曾经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这么完善吗?没有! 后来,他们发生了很多次各种各样的危机才逐步演变成目前的状况。但是,说实在的,在某 种意义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各种危机后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逐步改善,逐步 向着。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方向发展。这些足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形态的优越性。对于这一项 优越性,我们一定要大大的发扬。这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尽全力保障那些暂时还处于 “贫困”状态的人的利益。

  如果说拉开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价段,那么当前我 们要做的就是在保持上限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缩小上下限的差距。在经历一个较长的发 展过程后,相信我们终将实现共同富裕。

  七、共同富裕的历史启发

  在世界历史上,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些追求共同富 裕的措施和办法,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出发点和目的不一样,但是在效果方面相差不 大。下面,对历史上追求共同富裕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

  一是生产力发展途径。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 主要体现在初次分配上,主要手段是提高工资档次,以此增加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

  在这个途径上,经济政策的实施者并没有想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美好而伟大的理想,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隐患,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共同富裕仅是一个附带效应, 剥削现状和赖以剥削的条件都没有改变。虽然剥削依然存在,但是通过生产力的不 断发展,劳动人民得到的劳动成果比以前多了,生活比以前富裕了。当然,多分给 劳动人民一点劳动果实也并非情愿,而是在劳动人民的反抗之下的无奈之举,或者 是对经济矛盾妥协。这条路径的优点是生产力发展进步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强

   大了,拥有优越的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其缺点是剥削程度加重,财富分配失去均 衡,整个社会发生财富倾斜,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虽然可以 采取借贷等手段暂时缓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并极大的短暂的调和实际财富倾 斜的现状,但是这些手段只能让经济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不可化解的矛盾爆发。

  这个方法是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增加社会财富,劳动人民也受益于生产力发展,得 到了更多的财富,但是从根本上讲,它是不顾及分配问题的和剥削问题的,所以不 是真正的共同富裕道路。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力发展可以让人民群众富 裕,但是不消灭剥削,人民群众无法真正富裕。

  二是均衡再次分配途径。就是在初次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通过再次分配达到 分配均衡的目的,这是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这个途径可以提高国民的个人 实际收入,同时也可以通过再次分配的方式调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使整个经 济体系和谐运转。其实现手段是提高国民福利待遇、失业救助、增强社会保障体系 以及打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其优点是通过政府性的国民分配行为对低收入者 进行扶持,缩小整个社会的财富差距,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其缺点是仍然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其手段是再次分配。再次分配的劳 动成果是大众性的税收收入,而不是直接削弱剥削程度而得的收入。根本上,是不 可能解决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剥削阶级的剥削部分并没有减少。实际上, 这是一个贫穷的收入相对高的人民群体对另外一个收入相对低的人民群体的帮助, 就是一个集体的慈善活动。均衡再次分配的共同富裕途径,没有真正解决剥削问题, 也没有真正解决人民个体没有经济主导能力的问题。接受再次分配的人民群众,不 是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而是走在被慈善的道路上,因为他们没有经济主导权, 对经济来源没有支配权和控制权。这种情况,不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还是在中国,都是属于一个性质的,其事实作用没有任何差异。这个途径给我们的 启示是,不解决劳动人民对经济的主导权问题,也就是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的问题, 只能是被慈善,而不是共同富裕。

  三是平均分配途径。这种分配方式主要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其分配计算不 考虑各个劳动因素或者生产因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增殖或者利润作用,并把各个 因素同等起来,进行平均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按劳分配因素,但是“劳” 与增殖劳动或者利润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计算。由于其分配方式没有体现效率的作用, 以及资本和文化的作用,抑制了优势因素参与生产或者劳动的积极性,最终抑制整 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抑制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运动活力, 直接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当然,由于生产力得不到优势发展,也就不可能创造共 同富裕的财富,但是这个分配方式的惟一优点就是消除了贫富差距。可是这个优点 不会永远存在,会因为财富创造能力的降低而消失,甚至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财富 会减少到比在剥削社会得到的财富还少。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先进的生 产力,即使是消灭了剥削和消除了两极分化,也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

  综合三个启示,得出的结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和“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必须是统一的行动,也就是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本身是在为“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经济条件,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是在“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二者必须是高度统一和协调的。同时,劳动人民个体必须掌握 到相应的经济主导权,才能真正创造财富而拥有财富。实现了这些条件,才可能实 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之伟业,就需要全人类来完成!我们实施的不是主义性战略,而是 全人类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战略!让我们怀抱世界而拥有世界!

  

篇八: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富裕的实质是人们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资源的能力和效率, 集中体现在是否拥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是建立在一定劳动生产率 的基础之上的。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 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 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 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 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 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 道。

  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 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 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 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

   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 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 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 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 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 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 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 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 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 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 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 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 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 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 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 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 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 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

   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 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 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 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 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 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 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 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 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 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 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 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 多年的努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 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0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00 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 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 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 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 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 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在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 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 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

   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 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 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 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 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篇九: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学习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 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 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 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 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 现新突破。

  近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________年)》(下 称《方案》)正式发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

  新世纪之初,粗放的高增长、资源的高消耗、产业的低散乱各种体制性 障碍、机制性梗阻,让浙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来到了历史性关口。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____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立足于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洞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 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重新审视浙江的资源禀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浙江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落实中央的要求和发挥浙江的主观能动 性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八八战略,针对的就是浙江富 民强省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从战略层面对形势怎么看路子怎么走工作 怎么干作出的世纪之答。

  如果要标注出八八战略的内在价值逻辑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共同富裕

   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旨和重要取向。

  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践历程,就是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

  推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 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难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难题;创建生态 省,打造绿色浙江,就是要擦亮共同富裕的靓丽生态底色;加强法治建设、 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就是要营造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科 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满足共同富裕的精神富有要求。

  强调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 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 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 扶工程等三大工程,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断建立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____同志聚焦统筹群体、区 域、城乡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举措。这 些改革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向前,历久弥新且熠熠生辉。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体制机制更活、产业动能更劲、协调水平更 高、生态红利更丰、资源优势更强、综合环境更好、文化魅力更盛、党建 保障更有力,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不同社会群体的 共同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走好共同富 裕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八八战略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昭

   示我们,唯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就是要深刻把握和充分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系统观

  念和辩证思维,锻长板、补短板、挖潜力、拓空间,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发展先进文化、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同时,在共同富裕示 范区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八八战略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探索破 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从传承到创新的集成升华、从过 程到结果的递进跃升。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 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 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 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 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 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 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 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____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 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 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 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 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 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 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 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 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 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 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 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 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 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